图片
图片
原文呈现
图片
《伤寒论》有大小柴胡、大小青龙、大小陷胸、大小承气汤,为解表、攻里八首名方,业师称“八大药仙”。除大陷胸汤投予较少,其他七方均属临床常用。大陷胸汤由大黄、甘遂、元明粉组成,先水煮大黄,再加元明粉,调入甘遂服之。不取通肠猛泻,只用荡涤开胸,净化上、中二焦痰饮、宿食、聚结之邪,药物发挥效力在人体停留时间长,同大承气汤大黄后入,利用所含急攻成份有“峻”和“缓”的区别,是制法方面的一大异趣。而且大承气汤中枳、朴降气破结,也促进大便下行,迅速排尽肠内病理产物,故此二者要求不一,所起作用分道扬镳。反之,水煎大黄,不分先后,则效果不良。
1949年吾见一同道调理商店法人因气郁、痰饮、吃大量羊肉发生结胸,授与大陷胸汤,大黄和他药同时合煮,泻下粪尿半盆,硬满、堵塞、疼痛没减;又服半夏、枳壳、瓜蒌、桔梗、石菖蒲开结、芳香化浊,方病去获安。个案小例,值得研讨,以免重蹈覆辙。
图片
图片
小郎中按
图片
张老在本文中分享了师传的“八大药仙”,这八首方剂在临证中经常使用。目前,小郎中在临证中常用的是大青龙汤、小青龙汤、大柴胡汤、小柴胡汤、小陷胸汤和小承气汤,却很少使用大承气汤和大陷胸汤,因为在门诊中很难见到这两首方剂对应的典型临床表现。张老在本文中重点强调:大黄与其他药物同煎和后下,其作用功效有所不同;大黄后下,主要取其快速泻下的作用。
大陷胸丸治哮喘
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—习方心悟(103)
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文中的医案。本文中张老已给出辨病与辨证结果:结胸病,由气郁、痰饮、积食证共同导致,主症为胸部硬满、堵塞、疼痛等。患者服用大陷胸汤后,虽得泻下,但症状未根本缓解,原因是什么呢?
首先看张老的辨证结果:该结胸病由气郁、痰饮、积食三种病机共同引发,而大陷胸汤的针对病机仅为痰饮与积食。因此,患者服药后虽泻下粪尿半盆,症状却未缓解,核心原因是气郁这一病机缺乏针对性方药。后续患者服用理气、芳香化浊类药物,病情才得以痊愈。
那么,在治疗初期,能否将大陷胸汤与理气芳香化浊类药物合方使用呢?小郎中认为是完全可以的,而且可以把枳壳改成枳实,取其破气,加芳香化浊的药物一是为了祛化痰饮,二是为了行气理气。临证中病机辨别清楚后,选方用药也一定要精准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,近期再读朱进忠先生的《朱进忠老中医难病奇治经验》,书中的核心思想是从肝论治一些疑难病,书中有些医案辨证不难,但是其他医生治疗时选择的方药不够精准,疗效就不满意,经朱老或调整方药结构和组成,或调整药物剂量后收效。由此我们也能得出病机与方药要丝丝入扣才能收获好疗效的结论。
文章来源: 国医大师张志远精华录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