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“寒”字的节气,也是气温明显下降的第一节点。
图片
寒露过后,昼渐短,夜渐长,日照减少,热气散去,空气也尤其干燥。此时寒气渐生,燥邪当令,阳气收敛阴气渐重。所以,人很容易生病。
秋燥易伤肺,容易出现咳嗽、咽喉肿痛、声音嘶哑等症状;
寒邪易伤脾胃,会直接削弱脾阳,导致运化水谷、代谢水湿的能力下降,出现腹胀、食欲差、大便稀溏等症状;
阴气渐重影响免疫力,会导致人体的代谢和活动能力减弱,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,犯困、疲惫、怕冷等阳虚症。
面对这样的节气特点,我们就要顺应天时来养生,做好三件事,为秋冬打下健康基础。
清润肺燥早在民间有“寒露食芝麻”的说法。芝麻有润肺燥的作用,可以养阴防燥,能缓解因肺燥引起的干咳、咽干等症状。
现代研究也发现,芝麻含维生素E、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,可能间接支持肺部健康。
对于寒露过后,经常出现的肺部问题,可以用芝麻作为食疗帮助润肺燥。
推荐食疗:
图片
【做法】黑芝麻炒香磨成粉末;雪梨洗净后,挖掉梨核,放入黑芝麻、茯苓粉混合,盖上梨盖固定;锅中放入雪梨,加水,放入陈皮、生姜、红枣;大火煮开后加入冰糖,炖10分钟即可。
芝麻和梨炖在一起,可以增强滋阴润燥的作用。
其中加入的茯苓、陈皮,还能固护到脾胃,生姜帮助祛寒,让食疗适宜的人群更广泛。
温养脾胃寒露过后,气温骤降。这会使寒气直逼脾阳,影响其运化的功能,容易出现腹泻、便溏等问题。所以,调养脾胃也是寒露养生的重点。
说到养脾胃,就要提起古时宫廷御用的食疗方,叫做“八珍糕”。八珍糕能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,还能补虚损。
推荐食疗:
图片
【服用方法】每天早晚各一次,取5--10克八珍糕粉,用开水调成糊状泡服。
滋阴潜阳寒露过后,阴气渐重,阳气收敛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讲到: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
所以,养生要顺应节气的敛藏之气,进行滋阴潜阳,以顾护体内之阳气,抵御寒邪外侵。
在食疗养生上,建议大家适当吃收敛阳气、补肾御寒的食物。
推荐食疗:
图片
【做法】核桃去壳,磨碎;山楂洗净,切片;将核桃泥中加少量温水搅匀;加入山楂片,适量沸水冲泡,最后加入少量白糖。
山楂能收敛阴液以生津;核桃上能温肺,下能滋补肾阳;白糖可帮助生津。
白露过后,喝上一碗山楂核桃饮,不仅能帮助滋阴潜阳,还能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,防止生病。
参考文献:
[1]孙伯青. "寒露养生: 防寒凉,润肺燥,健脾运." {养生月刊} 10(2022):868-873.[2][王雷. "寒露养生防寒凉." {中华养生保健} 10(2013):4.[3]周晓. "寒露保健提醒." {养生保健指南:中老年健康} (2016).
[4]袁忠民. "寒露养生,润肺生津." {现代商业银行} 10X(2018):1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