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万多人的队伍,最后只有三四千人走完了一条两万五千里的路,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壮举。假如你每天都得啃树皮、喝雪水,还要提心吊胆逃避敌人的围追堵截,你想象一下,会是什么滋味?在长征这条满是绝境的路上,红军不仅要跟恶劣的环境“硬碰硬”,还要随时准备应对从天而降的“炸弹问候”。有人说,长征是一条“生死未卜”的路,那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些人往前走?他们又在怎样的困境中咬牙坚持?让我们把历史的洋葱一层层剥开,看清那些血与泪交织的岁月背后,藏着什么样的人间奇迹和难以言说的代价。
一边是红军,这支号称“打不垮、拖不烂”的铁军,另一边呢,是拥有飞机、重炮、粮饷无数的国民党大军。双方的实力差距,简直和拿着小竹竿和对方的钢枪硬拼没什么两样。国民党几乎拿出家底来围猎——五路大军包抄,天上还有飞机巡逻,每天一睁眼,红军就得琢磨怎么躲、怎么突围,活得跟极限运动员似的。你以为这是电影?可这就是当时每天都在发生的事。
有意思的是,《三国演义》上诸葛亮摆空城计,也不过是吓退了司马懿。可长征中,红军要靠真本事、真肉身“闯关东”。他们饿了有时候连野菜都抢不到,甚至有人啃皮带、吃树根。最夸张的时候,一个星期吃不上热饭,脚上还长满血泡——这就问一句,谁能受得了?而国民党那边呢,粮草充足,飞机大炮齐全,老蒋还天天嚷嚷:“除恶务尽,一个不留!”可这么大阵仗,红军为什么没被一下子全灭?背后又有多少出奇险局?别着急,咱们后面细细说。
先说说路有多难走。长征不是普通的拉练,不是爬爬山郊游那么简单。比如爬雪山,高原缺氧,有时走十来米就喘得不行;翻草地,满眼泥潭,一脚踩下去就拔不出来,身上背的锅碗瓢盆全都会掉进去。不夸张地说,有的士兵睡着了都站不起来,累到直接躺地上打呼噜。路上得不到补给,大米早吃完了,甚至煮鞋底当饭,这不是段子,是血淋淋的事实。
有人说,这样的队伍肯定要垮,可有的老百姓却偏信红军那一套“吃大苦,耐大劳”的说法。他们见过红军抢粮食但从不白拿一粒米,病了还主动帮村里抓药。有人流传,红军把唯一的干粮分给生病的战友,还给百姓留了“红军借条”。也有农户把红军当成自家人,冒死送鸡蛋。可别忘了,这一路上也有很多贫苦老百姓,看到这样又饿又病、还穿着破衣服的队伍,从心眼里打怵:能不能撑下来?这帮人到底是“神兵天降”,还是真的快不行了?争议声里,队伍就是这么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前熬着。
就在很多人以为红军打不中了,队伍慢慢磨得差不多的时候,表面上似乎也没啥大仗——反正国民党大军觉得这群“泥腿子”逃不了多远。可谁知道,暗地里早已攒下了更大的风暴。一路上,不单单是自然的“天灾”在考验红军,还有人祸。“草地无粮”,有时候一锅粥几十人分着吃,大部分人吃饱的只有风。饿出幻觉的有,病倒在地的有,更多的是强打精神牙往下咬。
国民党有杀招:飞机轰炸,地面追击,割断退路,试图让红军“插翅难飞”。有人说,长征这队伍像是“瓮中之鳖”。可也有不少人开始质疑,真的被围死了吗?有没有内鬼带路?是不是有更深层的矛盾?外界各种“阴谋论”满天飞,普通士兵却还在用生命赌明天。不少人开始动摇,觉得前路渺茫,是不是再也走不到头。
甚至在红军队伍自己里面,也有分歧和摩擦。有人坚持继续北上,有人说不如撤到四川找条活路。看似表面风平浪静,内里的压力像“三伏天”的桑拿房,随时可能爆。
所有人都以为,长征不过就是一场“逃难”,可结果却出现惊天逆转。到了遵义会议这一关,风向突然变了。原本大伙儿都压着头走路,命运像被别人抓在手里,一腔热血被现实浇得透心凉。
可就在这个节骨眼,红军内部来了场“头脑风暴”:怎么打?怎么走?到底要不要死磕到底?遵义会议之后,主心骨终于找对了方向。本来像没头苍蝇似的队伍,硬是靠一纸会议转危为安。不光顶住了国民党的围剿,还成功渡过了乌江、赤水河,玩起了穿插和转移,国民党几路大军反而自家打自家,追得一头雾水。
最让人拍案叫绝的,还属“四渡赤水”——一个师丢个钩子,把敌人引得团团转,自己却神不知鬼不觉溜之大吉。谁能想到,“吃了上顿没下顿”的队伍,居然玩得国民党团团转?一手烂牌硬是打出了王炸,把被动变成主动。这下,红军不再是案板上的鱼,而是“活蹦乱跳”的鲤鱼,搅得水花四溅。
可别以为熬过了遵义会议,一切就风调雨顺了。表面上,风头好像过去,队伍开始“节奏推进”,但问题随之而来。资源短缺依然是最大隐患,别看战术上赢了几回合,饿肚子的老问题根本就没解决。一走到草地,十几天见不到人烟,天上全是飞鸟,地上一只耗子都没有影儿。
有的人的脚烂得全是脓水,还得边扒拉泥巴边前进。饿死、病死、累死的比比皆是,再铁打的汉子,也有“跟头”摔的时候。队伍内部有的开始质疑路线,有的想分头突围,目标越来越不好统一。敌军一看红军还没死全,追上来又是一顿围堵,刚喘口气又进了“包饺子”的锅里。
各地百姓有的还是支持红军,有的开始害怕牵连。外界甚至有谣言,说红军已经快绝粮了,世道谣言四起。内部外部矛盾全都激化,红军处境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还要险恶十倍百倍。每个抉择都是“赌命”。走错一步,就是塌方万丈深渊。
如果真照某些“乐观派”的说法,长征好像就是“铁军意志”,团结一心,一路高歌凯旋。那我可不信。要是真那么轻松,能有那么多人饿死累死?能有队伍打到最后只剩个零头?说什么“苦难就是磨炼”,“困难都是宝贵经验”,这些话听着也就图个嘴巴上风光,背后有多少血和泪,咱们大伙儿心里没数?
再说了,历史不能只挑好听的讲。有人说长征是人类意志的奇迹,也有人觉得这就是政治斗争的背水一战。你说大饥荒锻炼人,这话搁谁家里孩子饿肚子你看得下去?我倒觉得,那些长征路上的普通士兵,才是最无声的英雄。比起唱高调,咱们更该琢磨琢磨,历史的苦,到底该让谁来买单!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没错,但总不能让一切责任都赖到个人忍耐力上吧?说到底,苦难没什么可歌颂的。能少点苦,多点人活下来,才是正理!
“长征是红军的壮举,还是被动的煎熬?”——有的人说,是信念的胜利,有的人觉得就是被历史洪流裹挟着走。您站哪边?要是经历的都是苦难,这种所谓的“奇迹”还有多少值得歌颂?换作今天的年轻人,如果遇上这样的人生难题,他们能扛得住吗?欢迎评论写下你的看法讨论!
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